《办公室“搬砖”请注意!2024年起鼠标手将被列为职业病!》
2025-01-15职业病目录

2024年12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及全国总工会共同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调整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0大类132种扩展至12大类135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了两个职业病类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与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各增加了一种职业病。
#鼠标手被列为职业病#
“鼠标手”是怎样的病症呢?对于每天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频繁使用鼠标的上班族来说,一旦手腕出现不适,往往会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鼠标手”。

鼠标手,即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发手指麻木或疼痛等症状。
那么,“鼠标手”的症状有哪些呢?
1. 主要表现为拇指、食指和中指的麻木和(或)疼痛,小指通常不受影响。夜间症状加重,有时会痛醒。
2. 麻木和(或)疼痛可能会向上延伸到手腕和手臂,尤其是在握住物体时更为明显。
3. 手指感觉减退,对冷热及触觉敏感度降低。
4. 手指无力,难以完成精细动作,如扣纽扣、捏硬币等。
严重者可能出现大鱼际肌萎缩。

为什么会患上“鼠标手”呢?
1. 外源性压迫:手腕长期处于受压状态;
2. 腕管变窄:如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情况导致;
3. 占位性病变: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或伤后血肿等;
4. 职业因素:程序员、木工、厨工等职业因长期过度使用腕部而易发;
5. 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

如何自测是否患有“鼠标手”?
1.正中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用叩诊锤轻叩腕部正中神经所在位置,若出现麻木、疼痛或蚁走感,则可能存在腕管综合征。

2. 屈腕试验(Phalen 征):将双手手指伸直向下,两手背相对并尽力屈腕,约30秒后,若正中神经支配的手指出现麻木或刺痛感,则可能有腕管综合征。

3. 拇指压迫试验:医生用拇指直接压迫患者腕部正中神经30秒,若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麻木和疼痛,则提示可能存在腕管综合征。

如何预防“鼠标手”?
1. 定期休息。工作和生活中应注意适当放松腕部和手部,避免过度劳累。每30分钟至1小时应轻轻活动手腕,减轻压力。
2.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高强度、高频率的腕部屈伸动作以及过度用力抓握。
3. 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鼠标。选择合适的设计,使用鼠标时保持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悬空,坐姿端正,使用优质背部支撑垫,避免用力敲打键盘和鼠标按键。

4. 注意保暖。寒冷环境下工作更易引发手部疼痛和僵硬,应佩戴手套,保持手和手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