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出圈”方式吗
2025-04-17
影视界中的金鸡奖和飞天奖热闹非凡,游戏圈的金摇杆奖也登上了热搜。
2024年的金摇杆奖中,《黑神话:悟空》获得了四项提名,并最终赢得了终极年度游戏和最佳视觉设计两项大奖。金摇杆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游戏行业内享有很高的认可度。
《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国首款荣获“终极年度游戏”奖项的国产AAA级游戏,这完全是由全球玩家投票决定的。
火爆的“黑猴”游戏不仅让古老的建筑走出了圈子,还展示了极致的“悬塑艺术”。游戏中引用的“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的震撼场景,成功吸引了大量玩家的关注。这款游戏取景地——山西隰县的小西天,成功承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流量。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小西天的大雄宝殿
如果说山西在国庆期间出现了人潮汹涌的景象,那么《西游记》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为了许多外国玩家爱不释手的“游戏攻略”。游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令人向往。
二十八星宿塑像之一“亢金龙”
回顾近年来的各种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或多或少都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剑网三》通过重返大唐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武侠的魅力;《王者荣耀》基于真实历史人物,推出了多个极具吸引力的英雄和皮肤;《物华弥新》则通过精美的画面,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些自带“传统文化buff(增益)”的游戏无疑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和情感认同。那么,游戏作为一种“新容器”,是否会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圈”方式呢?
精美的画面设计、细腻的艺术风格和绚丽的色彩搭配,为玩家提供了极致的视觉享受。游戏的互动性和动态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沉浸感。
曾经只能在书本上阅读的文字,现在拥有了生动的形象;曾经隔着玻璃无法触碰的文物,现在能够通过指尖感受;曾经遥远的历史场景,现在也可以通过游戏轻松到达。
游戏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了玩家内心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强烈的代入感增强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在“文博热”的推动下,这种“梦幻联动”进一步拉近了游戏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与游戏联动的“胡旋舞”壁画,源自《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节目。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之美,青铜器等文物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以及中国武侠文化中的道与义,还有《姑苏繁华图》等古画中展现的市井生活气息……这一切都证明了,结合娱乐与教育的方式,以及现代科技的表现力,使得游戏成为当代人喜爱的“新容器”,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游戏与传统文化的“梦幻联动”吸引了很多玩家,但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曾为古风类手游提供了参考。
有些游戏只是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却缺乏内在的历史底蕴,甚至对历史进行了歪曲和贬低。这让许多玩家认为游戏呈现的内容缺乏真实性,似乎只是为了赚取利润。此外,一些游戏采用“低掉率”的抽卡机制来驱动玩家消费,过度的付费内容和高昂的价格严重降低了游戏体验,引起了玩家的不满。
诸多技术限制、受众的局限性以及文案的深度问题表明,以游戏传播传统文化的道路仍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尽管如此,游戏为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众多玩家的认可和支持。
也许不是每一款游戏都能成为风靡全球的“年度最佳”,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以及玩家与游戏之间的“双向奔赴”,必定能够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