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防沉迷措施效果显著 疏堵并举引领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阶段
2025-04-18来源:新华财经
12月12日,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产业发展分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在会上正式发布了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和伽马数据共同编制的《2024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展示了游戏行业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新进展。

报告显示,2024年超过七成的未成年人每周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超过八成的未成年玩家不充值或每月充值金额不超过30元,这表明多数未成年人已经养成了较为健康的游戏习惯。
在论坛上,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运营负责人赵书影发表了主题演讲。她提到,腾讯通过“功能+服务”的策略深化了防沉迷措施,并在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游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赵书影还强调,腾讯通过“触梦计划”等项目,从多个角度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显著改善,行业趋势向好
自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简称“830新规”)以来,经过三年的努力,游戏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面,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2024年,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比例比2021年提高了37.2个百分点,达到了75.1%,超过八成的未成年玩家不充值或每月充值金额低于30元。在上网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中,游戏目前排在第三位,占比约13.47%,未成年人的娱乐选择正变得更加多样化。
随着限制措施的效果显现,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文娱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养成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课题。
持续严控,动态升级打击“代过”行为
随着“830新规”的全面实施,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得到了有效管控,但仍有部分未成年人通过借用家长或其他长辈的身份信息绕过验证。报告显示,有33.64%的家长会用自己的身份证帮孩子注册游戏,这使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入了需要企业、家庭等多方协作的新阶段。
2024年,腾讯游戏进一步加强了对监护人的支持,推出了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新的痛点。针对“代过”问题,腾讯优化了人脸识别策略,推出了“防代过人脸巡查”功能以提高“代过”的难度;“人脸识别炸弹锁”功能则专门打击黑灰产提供的租号代过服务;新增的“充值意愿认证”流程可以更好地提醒和确认充值行为,避免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孩子代过人脸并充值。
为了配合家长的监护工作,腾讯游戏还扩展了家长工具包的功能,推出了“防沉迷四件套”,使家长能够实现“一键禁玩禁充”、“一键屏蔽陌生人”等功能。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自我账号管理”功能自定义限制自己账号的游戏时长和消费,或者通过“绿色手机上报”功能提前上报亲友账号,防止孩子冒用玩游戏。
在宣传方面,腾讯游戏加强了“家长防骗宣传及服务”,开展了“家长防骗小课堂”和专项传播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为家长提供指导,并推出家长服务专线,提供一对一视频帮助,解决不熟悉互联网及手机操作的家长遇到的问题。
疏堵结合,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思路
随着游戏沉迷问题的有效解决,腾讯游戏在继续强化“严堵”措施的基础上,逐渐转向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疏堵结合为核心,构建更加立体、丰富的未成年人保护生态。
为了使疏导工作更具趣味性,腾讯持续推进“智体双百计划”,为城乡儿童打造“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截至2024年12月,已在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建立了103个“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并与42个地区教育部门合作举办区域性运动赛事,累计带动3.8万所学校参与。

此外,在今年的“久久公益节”期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携手腾讯游戏超核玩家、壹基金,联合腾讯旗下57款游戏及游戏玩家,发起了“腾讯游戏爱心回礼”活动。玩家可以通过捐赠礼包的形式支持“给孩子一堂科技课”公益项目。活动累计吸引了18.2万人次参与捐赠,共捐赠了4200余套科技盒子,帮助326所学校开展科技课程共计8150余节,覆盖学生达32.9万人次。
展望2025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将携手腾讯旗下多个游戏品牌和游戏玩家启动“触梦计划”,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元的支持。目前,《穿越火线手游》《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端游、手游等多个游戏已陆续加入,分别宣布了“火线燃梦计划”“守护燃梦计划”“星火燃梦计划”等多项公益活动。此外,《NBA2K Online2》的“篮球燃梦计划”也已提上日程。
随着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阶段,腾讯游戏将继续团结企业、家庭、学校、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全力推动游戏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